(彭博社)-金價今年升至每盎司 2,400 美元以上的歷史高點,吸引了全球市場。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貴金屬生產國和消費國,處於這一非凡崛起的前沿和中心。
大多數閱讀來自彭博社
不斷惡化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包括中東和烏克蘭的戰爭,以及美國利率下降的前景,都增強了黃金作為投資的價值。 但推動金價上漲的是中國不懈的需求,因為散戶、基金投資人、期貨交易商甚至央行都將黃金視為不確定時期的保值手段。
最大買家
中國和印度通常會爭奪世界最大買家的頭銜。 但隨著中國珠寶、金條和金幣的消費量激增至創紀錄水平,這種情況在去年發生了變化。 中國的黃金首飾需求成長了10%,而印度的黃金首飾需求下降了6%。 與此同時,中國的金條和金幣投資激增 28%。
香港顧問公司貴金屬洞察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菲利普‧克拉普韋克(Philip Klapwijk) 表示,需求仍有成長空間。投資選擇產生了負面影響。
「在這種情況下,對於黃金這樣的資產——實際上對於新買家來說——可用的資金量是相當可觀的,」他說。 「在中國沒有太多選擇。 有了外匯管制和資本管制,你就不能只看其他市場來把錢投入。
進口跳躍
儘管中國開採的黃金比其他國家都多,但仍需要大量進口,而且數量還在增加。 過去兩年,海外採購總量超過 2,800 噸,超過了全球交易所交易基金支持的金屬總量,也相當於聯準會持有庫存的三分之一左右。
即便如此,最近出貨速度還是加快了。 中國農曆新年是禮品旺季,進口量激增,今年前兩個月比 2023 年增加了 53%。
中央銀行
中國人民銀行已連續 17 個月大舉購買,這是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購買,因為它希望實現外匯儲備多元化,遠離美元並對貨幣貶值。
它是眾多青睞黃金的央行中最熱心的買家。 去年,官方部門搶購的貴金屬數量接近歷史最高水平,預計 2024 年的購買量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上海優品
儘管金價創歷史新高,而且人民幣貶值削弱了買家的購買力,但中國的需求仍然如此旺盛,這表明黃金的吸引力。
作為主要進口國,中國的黃金買家往往必須支付高於國際價格的溢價。 本月初,該價格躍升至每盎司 89 美元。 過去一年的平均價格為 35 美元,而歷史平均價格僅為 7 美元。
當然,天價可能會削弱人們對黃金的熱情,但事實證明市場具有異常的彈性。 中國消費者通常會在價格下跌時搶購黃金,這有助於在疲軟時期為市場奠定基礎。 這次情況並非如此,因為中國的胃口正在幫助將價格推高至更高水平。
顧問公司Metals Focus Ltd.董事總經理尼科斯·卡瓦利斯(Nikos Kavalis)表示,這表明漲勢是可持續的,世界各地的黃金買家應該會因中國蓬勃發展的需求而感到安慰。
中國當局對市場投機可能相當敵視,但卻不那麼樂觀。 官方媒體警告投資者在追漲時要謹慎,而上海黃金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都提高了部分合約的保證金要求,以遏制過度冒險。 上海期貨交易所此舉是在每日交易量飆升至五年來新高之後進行的。
ETF 流量
投資黃金的另一種不那麼瘋狂的方式是透過交易所交易基金。 據 Bloomberg Intelligence 稱,自 6 月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有資金流入中國大陸的黃金 ETF。 相較之下,世界其他地區黃金基金的大量資金外流。
今年迄今為止,資金流入總額已達 13 億美元,而海外資金流出總額為 40 億美元。 鑑於中國人除了國內房地產和股票之外的選擇較少,對中國投資的限制再次成為一個因素。
BI分析師麗貝卡·辛(Rebecca Sin)在一份報告中表示,隨著投資者尋求透過大宗商品實現投資多元化,中國的需求可能會繼續上升。
——在 Jack Wang 和 Eddie Spence 的幫助下。
大多數閱讀來自《彭博商業周刊》
©2024 彭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