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頂級經濟學家 David Rosenberg 表示,隨著聯準會即將降息,金價預計將達到每盎司 3,000 美元。
-
這意味著比目前水準有 30% 的潛在上漲空間。
-
他表示,當前的反彈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它克服了典型的宏觀經濟挑戰,例如強勢美元和通膨預期下降。
儘管投資人在創紀錄的股市中表現高昂,但他們最喜歡的避險資產也達到了新的高峰。
上週金價達到歷史性的每盎司 2,328.7 美元,一位經濟學家表示,這一勢頭可能會在下一個商業週期轉變之前將黃金推至 3,000 美元,較當前水平上漲 30%。
這是羅森伯格研究公司總裁、著名經濟學家大衛‧羅森伯格的說法。 他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最新的黃金走勢“特別令人印象深刻”,因為它不僅超越了比特幣和所有主要貨幣,而且克服了經常壓低其價值的典型宏觀阻力。
「金價上漲之際,美元走強,通膨預期下降,在此期間,聯準會將市場預期轉向了『長期走高』的信念。所有這些事態發展通常都會損害金價,但它無論如何,我們都會繼續前進,”他的團隊在報告中寫道。
但在對金價未來進行炒作之前,有必要先剖析一下最近金價飆漲背後的原因。
需求旺盛
羅森伯格和他的團隊表示,最新高點的主要動力並不是供給面(近年來供應側一直穩定),而是需求側,這要歸功於央行將其重新視為儲備資產。
隨著人民幣失去世界第二儲備貨幣的地位,以及日本、俄羅斯、土耳其和波蘭等國家擔心過度依賴美元,許多國家在抵禦特殊的經濟風險時轉向黃金尋求安全。
他表示:「在本世紀初拋售黃金之後(實物支持儲備已經過時了),各國央行再次大規模增加黃金持有量。」他補充說,各國央行購買了 361 噸黃金2023 年第三季度,產量較2022 年同期的-77 噸有所改善。
他們還發現,黃金在印度和中國等新興市場更加閃耀,而西方投資者則落後,因為高利率和繁榮的股價削弱了低收益黃金的吸引力。
此外,工業用量的增加,尤其是在高度活躍的電子產業,是另一個價格推動因素。
該報告稱:“隨著生產商日以繼夜地工作以滿足人工智慧相關模型的永不滿足的資產,電路製造的繁榮無疑是實物黃金需求的推動力,而這種需求不會很快消失。”
對不確定性的擔憂
羅森伯格也將金價近期上漲歸因於全球地緣政治風險和不可預測的宏觀經濟前景。
他表示:“國際關係走向更加軍事化、對抗和極化的方向是無可爭辯的,金價的風險對沖功能因此變得越來越重要。”
他表示,在貨幣方面,隨著美國債務與GDP比率達到120%,且服務成本不斷上升,在選舉結果的不確定性和財政危機迫在眉睫的可能性下,投資者正在增加黃金持有量。
下一站:$3,000
隨著黃金持續保持穩定的勢頭,羅森伯格預計,隨著各國央行開始降息,金價還將上漲 15%,甚至可能上漲 30%。 他引用了貴金屬在歷史上與金價的負相關性。
這位經濟學家提出了兩種情景,兩種情景都得出金價將進一步上漲的結論:「軟著陸」和典型的熊市。
在「軟著陸」情境中,假設全球實質利率回到2000年之前的平均值(高於全球金融危機後的停滯時代),這將導緻美元下跌約12%,並推高金價約10% %。
但如果經濟衰退——全球實際利率恢復到 2014-2024 年平均水平、股市穩定、美元貶值 8% 左右——黃金的上漲空間約為 15%,使其進入 2,500 美元區間。
「將這些觀察結果與我們的建模練習結合起來告訴我們,金價的下行風險是有限的,但上漲的空間更大。金價達到每盎司3,000 美元的可能性比回落到1,500 美元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他說,並補充說,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將進一步推高金價。
「投資人的解讀很簡單:確保你的投資組合中有黃金,並增持它。下行風險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儘管近期的調整並非不可能,應該仔細考慮),但上行風險很誘人,」羅森伯格總結道。
閱讀 Business Insider 上的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