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者-三個歐洲人權案件如何影響氣候訴訟

作者:格洛麗亞·迪基和艾瑪·法奇

路透社倫敦 4 月 8 日 – 政府對氣候變遷不採取行動是否侵犯人權?

這是歐洲人權法院將在法國史特拉斯堡首次尋求回答的問題,本週它將就三個單獨的氣候案件做出裁決。

這些判決將為未來有關氣溫上升如何影響人們擁有宜居星球的權利的訴訟開創先例。

以下列出了其中的利害關係。

有哪些訴訟?

六名葡萄牙青年正在起訴 32 個歐洲國家,指控其未能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化,他們稱氣候變遷威脅到了他們的生命權。

該案被專家形容為“大衛訴歌利亞”,並未要求經濟賠償,而是要求政府大幅減排。

與此同時,數千名瑞士老年婦女認為,政府在應對全球暖化方面的努力“嚴重不足”,導致她們在熱浪中面臨死亡風險。

女性律師正在尋求一項裁決,迫使伯爾尼以比計劃更快的速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

在第三個也是最後一個案例中,法國 Grande-Synthe 公社前市長達米安·卡雷姆 (Damien Carême) 正在挑戰法國拒絕採取更雄心勃勃的氣候措施。

哪些權利可能受到侵害?

這將是歐洲法院首次就所謂薄弱的氣候變遷政策是否侵犯《歐洲公約》所規定的人民人權做出裁決。

葡萄牙年輕人辯稱,他們的生命權受到野火等氣候變遷所驅動的事件的威脅,而未能應對氣候變遷尤其是對面臨日益不適合居住的地球前景的年輕人的歧視。

瑞士婦女錶示,伯恩未能按照將全球暖化限制在攝氏 1.5 度(2.7 華氏度)的路徑減少排放,侵犯了她們的生命權。

他們的案例引用了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的一份報告,該報告發現,婦女和老年人是熱浪期間與溫度相關的死亡風險最高的人群之一,並使用申請人的醫療記錄來顯示他們的脆弱性。

Carême 在 2019 年提出的申請將評估政府行動不充分是否會導致人們的房屋面臨氣候風險,從而構成對生命權的侵犯。

「我們都在努力實現同一個目標,」23 歲的葡萄牙青年之一卡塔琳娜·莫塔 (Catarina Mota) 說道。 “這三個案件中任何一個的勝利都將是每個人的勝利。”

裁決可能是什麼?

由 17 名法官組成的陪審團可能會對每個案件做出截然不同的判決。 裁決不能上訴。

氣候訴訟網絡聯合主任露西·麥克斯韋爾表示:“這三個案件在誰提起訴訟、起訴哪個政府或哪些政府以及案件的要求等方面截然不同。”

一些相關政府則辯稱這些案件不可受理。 瑞士表示,史特拉斯堡的職責不是擔任環境議題的「最高法院」或執行氣候條約。

麥克斯韋爾說,法院可能會裁定某個案件過於困難,不適合法院現有的框架,需要在國家層級做出決定。 後者是一個共同的結果,可以促進國家問責制。

「歐洲法院可能會發布一項聲明,稱這些政府沒有履行其人權義務,因為它們的 2030 年目標太弱且不符合科學,」她說。

針對政府的裁決可以達成什麼目的?

麥克斯韋爾表示,對瑞士或葡萄牙政府不利的裁決將「發出一個明確的訊息,即各國政府有法律義務大幅加大應對氣候變遷的力度,以保護人權」。

這應該會導致這些國家修改 2030 年減排目標。

如果各國不更新目標,則可能會在國家層級提起進一步的訴訟,法院可能會處以經濟處罰。

麥克斯韋說,政府任何不遵守國內法院命令的行為都會「引發重大法治問題」。

“我們依賴政府遵守國家法院命令。”

該裁決將如何開創法律先例?

地區人權法院先前從未對氣候案件做出裁決,其判決很可能會改變遊戲規則。

公民運動Avaaz 的高級法律活動人士露絲·德爾貝爾(Ruth Delbaere) 表示:「如果成功的話,這將是自《巴黎協定》以來對歐洲氣候而言最重要的事情,因為它具有歐洲區域條約的效果。」這有助於籌集資金來支付葡萄牙青年的法律費用。

所有三個案件均由法院最高法官(稱為大法庭)裁決,只有對《公約》的解釋提出嚴重問題的案件才會被送交該法庭。

因此,這些案件的結果將成為斯特拉斯堡法院和國家法院審理類似案件的藍圖。

葡萄牙案件的辯護律師格里·利斯頓 (Gerry Liston) 表示,「最具影響力的結果」將是一項對歐洲 32 個主要排放國具有約束力的裁決。 其中包括歐盟和鄰國。

但即使僅針對一個國家的裁決也可以作為《歐洲公約》所有 46 個簽署國的先例。

如果勝訴,可能會鼓勵更多社區對政府提起類似訴訟。 同樣,索賠人的損失可能會阻止未來採取法律行動。

國際環境法中心資深律師喬伊·喬杜里 (Joie Chowdhury) 表示,斯特拉斯堡法院已擱置另外六起氣候案件,等待週二的三項裁決。

其中包括針對挪威政府的一項訴訟,指控挪威政府在 2035 年後發放新的巴倫支海石油和天然氣勘探許可證,侵犯了人權。

麥克斯韋說,無論本週發生什麼,其影響也將超出歐洲邊界。

澳洲、巴西、秘魯和韓國的法院正在考慮基於人權的氣候案件。

「他們將關注歐洲發生的事情,這將在歐洲以外產生連鎖反應,」她說。 (格洛麗亞·迪基和艾瑪·法奇報導;芭芭拉·劉易斯編輯)

By Andrea